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月2日,学院(中心)召开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建设专项会议。学院党委书记李安庆就相关内容作全面部署,学院(中心)常务副院长(常务副主任)王可洲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师德师风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体现,学院(中心)将以《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指引,融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与“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杜绝教学投入不足、对待学生问题敷衍了事、学术不端等行为,通过常态化培训、先进事迹学习强化职业认同,并将师德表现纳入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关键环节,实行“一票否决制”,形成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此外,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升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会议指出了学院(中心)在教风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就2025年工作提出四项重点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参与度;依托教学督导组建立质量动态反馈机制,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集体备课、以老带新促进经验共享,打造一流师资团队;同时,要求教师要将学科前沿与实践案例融入课堂,推进课程组建设与标准化课件建设和共享,确保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前瞻性,夯实专业教学基础。
针对学生目标模糊、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课堂纪律松散等问题,会议部署五大举措:通过入学教育、学术讲座等强化思想引领,树立“乐学善思、明记初心”理念;严格落实考勤制度,建立“学业预警——帮扶——提升”闭环机制;全力支持学生参与国家级竞赛与创新创业项目,为优秀学生颁发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建立学习互助小组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提高;探索“年轻博士班主任”制度,构建师生常态化互动生态,发挥朋辈引领作用。
会议指出,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建设是有机整体,学院(中心)将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基准,构建“师德引领、教风支撑、学风目标”的三位一体体系,通过制度创新与文化浸润,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为培养“品德高尚、专业扎实、实践突出”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会议明确了学院(中心)2025年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方向,通过深化“三风”建设协同发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
学院党委成员、学院(中心)党支部书记、专业负责人、管理与业务岗负责人员参加会议。
作者:黄琦位 责任编辑:梁莉芃 审核人:李安庆 王可洲